香港佛教殯儀


香港佛教殯儀  佛儀館

 死後49內辦超渡法事供燈、唸佛菩薩名掛經幡布施,才會改變他原本投生之界別   

  六字大明咒

亡者家屬在49天內唸六字大明咒十萬遍,能令亡者罪孽消除,甚至往生淨土。

 

I
關於我們
捐贈 手轉經輪 125元(暫停)
捐贈二部井水地下水管道過濾器給寺院
2023年12月捐贈冬天厚襪(已停止)
服務範圍
助印佛經---佛說千佛洪名寶懺(簡體字版)
開始籌建唐山大型轉經輪
2021年10月27日藏曆佛天降日掛經幡
2022年5月捐贈 3 座 佛塔(已圓滿)
佛教殯儀服務
佛顯靈及往生西方瑞相照片VIDEO (推介)
佛教網站
嬰靈之超渡法事
有關密宗
佛教常識
輪迴實證
高僧開示VIDEO
佛經動畫短片VIDEO
素食店及自製素菜 Video
念珠
慈善機構
政府有關設施及法規
破瓦法
查詢表格
絕症用的中醫及西醫處方
深圳佛教殯儀 臨終助唸
四川省佛教殯儀 臨終助唸
台灣佛教殯儀 生死教育 臨終助唸
全球佛教臨終助念團
打齋---佛教稱超渡法事
現代佛教徒守戒心理及醫學資訊

 

作者:康•格桑益希


飄揚的風馬

  在神秘的雪域西藏高原的神山聖湖、江河橋畔、埡口巖穴、寺院聖殿、宮堡佛塔、瑪尼堆石、村寨民居。巨石古樹、岸壁隘口,凡認為具有靈氣的地方……,你都會見到一種在紅、黃、綠、藍、白五色布上印有一身馱三寶的駿馬、陀羅尼咒語、觀音六字神咒、佛教經文箴言及各種圖紋佛像相間組合而成的「風馬」旗、經幡(經旗)。它們或橫或豎,或因勢插掛,永遠隨風張揚、獵獵飄動,似乎在永無休止地誦念著「風馬」上的經文。當遠途跋涉的藏族人翻上每一座山峰或跨過每一座大橋,又都會下馬、脫帽,振奮地高呼吉祥頌詞,向空中拋撒一種印有寶馬馱經的五彩小紙片「風馬」,(亦稱放「風馬」)並偎桑致意,以示向年神(山神)、贊神(天神)、龍神(水神)的敬畏和祭祀。這樣的五彩「風馬」旗、片和經幡,在藏區可謂無處不有、無處不見。它象道道彩虹裝點著聖潔的巍巍雪域淨土,象片片五彩雪花撒播著藏民族特有的精神風韻,也向人們展示著高原獨特的人文景觀。


「風馬」——遠古魂像的飄簾


  「風馬」,藏語稱「隆達」,「隆」是風之意,「達」是馬之意。傳說「風馬」緣起於藏族古代先祖們崇信自然的祭山神儀式,藏族人認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嶺、大江莽原的守護神是天上的年神,他經常騎著「風馬」巡視在雪山、森林、草原、高山峽谷之中。保護著雪域部落的安寧,抵御著魔鬼和邪惡的入侵。而風則是年神的坐騎,為了表示對他的感激和敬畏,人們就擇吉日大獻「風馬」,也即等於向山神奉獻坐騎寶馬。


  亦說「風馬」最早是藏族遠古「苯」教的宗教祭祀活動時使用的象征裝飾物,是源於「苯」教繪有象征靈魂圖案的稱作「魂像的飄簾」形式演化為具有抽象象征意義和民間色彩的民俗美術形式。是「苯」教美術和民俗美術中具有重要表現特征,極富民族審美情感的美術樣式。後同藏傳佛教的祭祀和宗教裝飾美術相結合,並發展成為寺殿、佛堂、民居建築中懸掛於簷、梁、門、窗上的多種形制、色彩的軟裝飾物——鮮布;掛於高大經旗桿上象征崇高、神聖、光明等宗教義理,具有獨特形制特征的——經幡、鮮旗;高掛於神山、聖湖、山崖、佛塔、房頂,飾有經文圖符,具有象征色彩的五彩風馬旗(片)和祈禱經幡。


  也說「風馬」旗的出現是「雍宗」苯教對遠古本土原始宗教屠宰上千頭的牲畜來祭奠先祖、神靈的血淋淋的犧牲血祭儀禮進行的改造,而代之以模擬化的「風馬」旗祭,後來,藏傳佛教沿用了這一形式,並成為在藏區隨處可見,極為時尚的一種祭祀崇拜形式。


  據近世藏族學者根敦瓊培先生認為,門上立桿插掛經旗緣起於吐蕃時代的軍戶要在門上立根長予以示榮耀的標志,後來演變為經幡,成了一種信仰的標志。這類印在白布或色布上的「風馬」旗經幡,據說最早還出現於藏傳佛教的分支「噶舉派」白教寺院的旗繩上,其象征意思是:某年所生之人連同財產和四周的旗桿上的經幡「風馬」旗一樣向上生長。故藏族民俗都喜將「風馬」插在屋頂高處,象征運氣、氣數。


  有關文獻中還反映出它與中原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關於立經幡柱的儀軌文獻中則稱最初的開創者是「神變王孔子」,並將八卦九宮之術以及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也移植到儀軌裡面。


  「風馬」的確切意思是:「風是傳播運送印在經幡上的經文遠行的工具和手段。風是傳播運送經文的一種無形的馬,馬即是風。」這種意識是用經幡上印有一匹走著的背上馱有「三寶」盛裝的馬和經幡上印的經咒、祈願文或經文的辦法來表達的,故「風馬」成為藏族民間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亦是藏族「苯」教文化與藏傳佛教精神的外化象征。凡此種種可知,「風馬」旗、經幡(經旗)的歷史是十分久遠的。從其形式到內容考證,實是藏族遠古「苯」教文化、藏族佛教密宗文化,並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交融發展的產物。


「風馬」與經幡的形制、種類


  「風馬」的種類按用途可分為布印「風馬」旗、紙印「風馬」片和類似於「風馬」的經幡(亦稱經旗)三種。


  布印「風馬」旗,是在長方形或正方形的藍、白、紅、綠、黃五色布上,用紅色或黑色印上所需拼圖和經文。每幅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布印「風馬」旗主要用於懸掛,每五色為一組,數組為一掛,視環境地勢需要,可短可長,也可印制單幅「風馬」旗供奉家中經堂佛龕、宅院帳房。


  紙印「風馬」主要用作對山神、贊神、龍神和佛事祭祀祈禱活動時祭獻拋撒的吉祥物。也可作為供奉物成組懸掛或張貼室內外。其尺寸大者尺余,小者僅幾厘米,一般也印在藍、白、紅、綠、黃五色紙上。


  經幡(又譯為經旗)的形制根據所掛地點場合,可分立柱式和懸掛式兩種。立柱式經幡形制大者高達數十米,如大昭寺廣場上的經幡柱和阿裡崗底斯山下的經幡柱等,柱頂裝飾有餾金寶瓶、五彩華蓋、牛尾,從上往下掛滿一層層經旗,在風的吹拂下,發出嘩嘩的巨響;懸掛式經幡有的長達數百米,如橫置於拉薩布達拉紅山與藥王山之間的長達數百米的層層疊疊飄展的萬旗「風馬」經幡,算是集經幡形制、刻印、色彩、規模之大成了。有的則較小,猶如片片活脫鮮亮的小彩旗。在每家每戶的屋頂上都插有這種五彩經旗。一般經幡形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印有經文圖符紋樣的藍、白、紅、綠、黃五色組合的旗布塊掛在懸於山口、山頂等處的長繩上。一類是用於插掛的由主幡、幡舌組成的經幡(經旗),主幡通常用白布,幡舌是縫在主幡上的小布條,同樣采用藍、白、紅、綠、黃五色,也有在主幡的邊上嵌塊布的。第二種經幡又可分為大和小兩種。經幡的形制類似「風馬」,以經文為主,圖案也常采用風馬的圖形布局,經幡的邊上也往往印有風馬圖案。因此經幡有時也常與風馬混同插掛,故經幡也常被稱為「風馬」旗。


「風馬」與經幡表現的內容與象征內涵


  「風馬」旗(片)表現的內容由拼圖和經文兩部分組成。中心主畫為《白馬馱經》。一匹身馱摩尼「三寶」著盛裝奔走的寶馬居中,呈圓錐形、邊飾焰火。中間的走馬,大多為一匹,也有兩匹、四匹的。是這些彩旗中最有名的圖案,藏語稱「塔覺」,亦稱之為「綠馬」、「駿馬」或「祭馬」的。在古印度的神話裡,這匹馬是諸神之王啼釋的坐騎,它又被叫做「寶馬」。拼圖上方左右繪有日月,四角配以象征保護神祇的龍、大鵬、獅、虎的動物造型,其它拼圖繪有佛、菩薩、度母、聖僧、師祖、大師、護法的造型。還有象征「身、語、意、」和「佛法僧三寶」的曼陀羅、佛塔、日月、「十」雍宗圖符、朗久旺丹(十相自在圖)吉祥圖徽及各種供養受持圖像等;有的「風馬」在四角只書有「龍」等動物的藏文名稱,不繪具體圖樣。


  經文主要內容為印度陀羅尼咒語、觀音六字神咒、即大明神咒(嗡、嘛、呢、叭、咪、吽)、梵文持咒、吉祥祝詞、箴言、祈願經文等。有些在馬腹下刻上「六字真言」的第一個字「嗡」。經皤上的文字,則純選自於佛教密宗經咒,如大經幡上印的《白傘蓋》之類,也可根據自己的使用需要,掛適宜的經幡,每一類經幡都有其主要的功能和針對性。故「風馬」又稱之為「經幡」或「嘛呢旗」。


  「風馬」旗(片)的圖文布局疏密有致、緊湊飽滿、主題突出。拼圖、色彩、經文的象征意義和內涵也十分廣博深厚,「苯」教義理認為「風馬」旗中的五種動物象征著人類的五種組成部分,中央的馬是靈魂,又是吉祥的象征、大鵬象征生命力,虎象征身體,龍象征繁榮,獅象征命運。


  藏族人還相信「風馬」旗不僅是神靈的祭品,它還是藏族人強有力的保護神。印在「風馬」旗四角的龍、大鵬、獅、虎四種動物的神力和共性聚合,具有消災去禍、除邪去惡、抵御外界侵擾的強大保護屏障。相傳,苯教師祖辛繞米保從天上降臨到被佛教稱為「須彌山」的崗底斯山後,與一龍女結台,並生下一名叫賢色居的女兒,至此「十」雍忠寶地受到龍的庇護。而苯教經典《十萬龍經》是其信仰的典范,故敬之;大鵬則是遠古苯教視之為鵬之天地的創世大神。神力無窮,是藏民族崇拜的先祖、靈鳥和圖騰。獅、虎在藏族人心目中則一直被視為勇猛無敵的戰神的左、右戰將。


  「風馬」經幡的五種色彩象征著金、木、水、火、土五行文化內涵,苯教和佛教密宗所表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或形象地解釋為:白色表人之純潔的心靈。黃色表大地,紅色表火焰,藍色表天空,綠色表江河。藏傳佛教又賦予五色主之意,即五方佛及五種智慧。藏族學者南卡諾布先生則認為五種動物象征構成生命的五大元素,並說風馬的作用是若身體中的五大枯萎,可令復活;若五大衰敗,可令生起;若五大斷裂,可令延伸;若五大混亂,可令平台。具體來說,風馬中的雄獅(藏族稱為雪獅)象征土,因所謂雪獅居於雪山,而雪山則是「土」所成,故以雪獅象征土元素。龍象征「水」,因龍在水中。以鵬鳥象征火,因鵬鳥是藏族上古時代崇信的火神,具有生炎熱、光焰等神通,與火性類似,故用鵬鳥象征「火」(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觀念,如傳說太陽中有三只烏,說「鳳凰是純火之禽」、「是火之精」等。)虎象征「風」,因五行算中說「風生於木」,而虎居於森林之中,被人稱為林中之王,因此用虎來象征「風」。風馬中央的最主要圖案是那匹騰飛的駿馬,則認為是象征土、水、火、風依附的虛空。因此他認為「風馬」最早源於苯教,以五種動物象征五大元素,而由五大元素組成世間萬有,則風馬象征著生命的本源,具有深奧的含義。


  在藏區,家裡掛的「風馬」與經幡的顏色非常講究,一般以家中長者的五行命相為主幡的顏色,如屬木則用綠色;如屬金則用白色;如屬火則用紅色;如屬水則用藍色;如屬土則用黃色。五行配五色。而主幡的鑲邊則運用五行相生之原理,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主幡用綠色,象征木,而水生木,則鑲邊要用藍色,依次類推。相生意為互相滋生,促進助長,藏族五行算中稱為「母子關系」,即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因此經幡上使用五行相生原理,使年長者或代表全家之人的生命不斷旺盛,從而使全家興旺發達。故藏族人對「風馬」旗充滿了特殊的信念和親暱情感,見之如視聖顏,聽之如聞佛語。

 
 

葵涌 大連排道36--40號 貴盛工業大廈  第一期 13樓A 1307室

(舉行法事之佛堂位荔枝角!)

電話:  96702042 郭生(請安裝wechat與我通訊)

佛儀館微信Mr-Kwok96702042

(因太多行騙電話,沒有來電顯示電話,均不接聽。)

如果臨終之人能聞六字大明咒,或甚至死後才向其屍體或骨骸誦六字大明咒,該人之意識即刻由下三道之中得到解脫,往生上三道,終得證果。如是此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不可勝數。

   

歡迎連結,功德無量。

 

願此殊勝功德 迴向法界有情

盡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願以此網站所有佛經之功德迴向法界有情,一切中陰身眾生,蒙諸佛菩薩接引、業障消除、善業增長,隨願往生西方淨土。

為感謝各搜尋網站弘揚佛教殯儀網站,再以此網站所有佛經之功德迴向Google、雅虎、百度、新浪等員工,事業如意,身體健康,早證菩提。


 

 

 

Powered by ABCHK.com